祥子看經濟
祥子,不是老舍筆下的車夫,而是一個喜歡冷眼看時事、歪嘴說經濟的財經記者。處女座的他雖非出身經濟科班,但對財經世界卻有著近乎癡迷的偏好,偶爾觀點出奇惹罵招恨,也只是微微一笑,下次繼續(xù)。
不能大規(guī)模的投放基礎貨幣,又要通過盤活巨大的市場存量資金,房貸證券化已經成為政府支持樓市健康發(fā)展的一個重要的手段。然而,卻有人認為,房貸證券化將最終釀成一場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的金融危機。
9月30日,央行發(fā)出房地產金融新政,不僅大幅放松了限貸政策,還鼓勵銀行通過發(fā)行MBS(資產支持證券)籌集資金以提高貸款投放量。
資產證券化會不會引起金融危機?從美國的經驗來看,是很有可能的。上世紀80年代,美國開始嘗試進行資產證券化,其中房貸資產最受追捧。與此同時,由于資金的周轉率由此大幅提高,房地產的價格飛速上漲,當越來越少的優(yōu)質資產可供打包證券化之后,次級債證券化產品登場,金融創(chuàng)新最終演變成龐氏騙局,終以金融危機收場。
然而,這一定就是中國推行房貸證券化的宿命嗎?還不一定。在一些人看來,中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推行房貸資產證券化,是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分擔中國房地產泡沫的風險,房貸證券化產品最終也會演化成“有毒資產”。但這樣一個推導,只是基于美國的前車之鑒,并不一定就適用于中國。不管是從經濟發(fā)展狀況還是金融創(chuàng)新水平來看,中國可以說還處于小學階段,而美國卻早已大學畢業(yè)。如果說美國的教訓是跑的速度太快,那中國的經驗就是我們還要學會好好走路。
從中國當前超大存量的M2來看,推行資產證券化是未來拓寬融資渠道的一個必由之路。經驗證明,過量的基礎貨幣投放,要么導致兇猛的通貨膨脹,要么導致資產價格泡沫。房地產是中國經濟在相當長時間內都必須倚重的一個產業(yè),這個產業(yè)的融資需求又是如此之大,“一收就死,一松就瘋”的特征性格,讓房地產成為了最難調控的產業(yè)。
一方面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,一方面又要保證房地產市場不至于大起大落,資產證券化不是洪水猛獸,而是靈丹妙藥,關鍵要看怎么吃,吃多少。吃錯了、吃多了,都會起到反作用,但中國還不至于因噎廢食。
●孫春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