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探訪廣州國家重點實驗室系列”
建筑實驗室與我們生活遙遠嗎?開頭我也有這種困惑,在探訪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,并與學科帶頭人吳碩賢院士接觸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實驗室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,套用吳院士的一句話就是“建筑是生命的容器,我們實驗室的工作就是要讓活在里面的人們更加舒適安全”?蒲心康漠斎皇窃旄H祟,但科研過程要結合自己民族特色,不能忘“根”。
像以前,國外專家在建筑設計技術方面屢獲國際上各種大獎。各類國際建筑大獎一直缺少中國建筑科研專家身影。一段時間以來,國內(nèi)一些城市大型地標建筑設計等都青睞于找國際建筑科研專家,喜歡崇拜國外技術,以為這樣就能趕潮流,最終“水土不服”出現(xiàn)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建筑。
這就說明建筑科學研究同樣不能崇洋媚外,而是要結合自己民族特色。如我國的民族音樂和戲曲具有獨特的文化特性,因此要求其演出廳堂的音質應有別于西洋音樂廳與歌劇院。就我采訪所知,過去這些廳堂的音質設計,均照搬西洋音樂廳、歌劇院的設計理念,缺乏根據(jù)民族音樂樂器做獨立自主的研究,往往設計出來的作品,不能更好將民族音樂和戲曲獨特性更好展示。在這方面,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就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:民族樂器有別國外樂器,自我國民族樂器發(fā)明8000年來,實驗室首次對其聲功率級進行的科學系統(tǒng)的測定,在民族音樂和戲曲廳堂建筑設計、傳統(tǒng)樂器改良等方面可作指導參考。
簡單的說,科研既要趕上世界“潮流”,也要結合自身特色,這樣才能走得更遠。(陳維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