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湘河鎮(zhèn)白浪社區(qū),四季桂散發(fā)出沁人心脾的香氣,使人心曠神怡。一座座小洋樓拔地而起,整齊排列在一條條寬敞、整潔的水泥路兩側。深秋時節(jié)柔和的陽光下,新開的幾家農(nóng)家樂正忙得熱火朝天,為絡繹不絕的游客準備香噴噴的農(nóng)家飯菜。
“這就是我家的新房子,以前到鎮(zhèn)上要走兩個多小時,都是山路,還隔條小河,遇到下雨天出行都是問題,現(xiàn)在好了門前的路又寬又平,到縣城就更方便了,許多車都從我家門前經(jīng)過!”今年剛剛搬進新房子的張順振指著路邊一排整齊的移民樓說道。新房門口一條又寬又平的水泥路,不遠處的綠化帶旁邊錯落有致地修建了一座休閑長廊、涼亭,旁邊落成的文化廣場上人們或健身、打球,或伴著音樂翩翩起舞,處處洋溢著和諧美好生活的畫面。
張順振一家原來住在湘河鎮(zhèn)白浪社區(qū)一個叫月亮灣的小山溝里,一條尺把寬的土路是通向外界的唯一出路,也連接著稀稀拉拉住在溝里的十來戶人家。一年到頭靠著兒子出門打工,老兩口在家種地外加打零工掙點錢,日子過得緊巴。“以前在溝里住,出門都要靠走路,娃娃上學要走個把小時才能到學校。兒子和兒媳都出門打工了,家里就剩我們老兩口,住的又偏僻,他們在外也不放心!”他發(fā)自肺腑的說“現(xiàn)在政策確實好,我從溝里搬出來,給我家補貼了3萬塊錢,確實給我家減輕了不少負擔,不然這房子咋也修不起!”說起房子,張順振不光是滿臉的笑容,話語里還透著一股子喜氣。“搬出來了,買東西、出行、看病、進城辦事很是方便,眼下雖然修房子拉了些賬,但是只要勤勞肯干,有個兩三年也就還清了!”對于今后的打算,他準備和兒子出去打工掙些本錢回來,搞個林下散養(yǎng)土雞,還能產(chǎn)土雞蛋,不想再出去奔波了。“現(xiàn)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,對吃的東西很重視,將來我這土雞和土雞蛋肯定很熱銷,不愁賣!”張順振聊起了家里未來的發(fā)展,話語里充滿了自信和希望。
同樣受到移民扶貧搬遷政策惠顧的汪家店村村民周海珍,她搬進了縣城,過起了城里人的生活。“在沒搬出來以前,一家四口人住在不到50平米的土墻房里,如今住上了三室兩廳的樓房。”周海珍談及這前后的變化感慨萬千,她說,以前住的地方山大溝深,交通不便,居住條件簡陋,加之房子又處在滑坡地段,一到夏季下大暴雨,就擔心的睡不著覺。回憶過去的生活周海珍顯得有幾分窘迫。省上出臺了陜南避災移民扶貧搬遷政策,這讓她看到了希望,為了兩個孩子,也鼓起勇氣,決心走出去。于是湊錢在縣城買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居室,國家給補助了3萬塊錢。經(jīng)過簡單裝修后,搬進了新房,徹底搬出了昔日的窮山溝。“現(xiàn)在好了,生活有盼頭了。搬到縣城,生活條件和過去簡直是天壤之別,還能照顧2個在縣城上學的孩子”周海珍一臉喜悅的說,她們夫妻倆現(xiàn)在 在小區(qū)門口開了一家干菜店,夫妻倆肯吃苦,又勤勞能干,生意很是紅火。“店鋪收入很穩(wěn)定,一年下來掙個七八萬塊錢也是輕輕松松的,白天忙完店里生意,晚上和姐妹們到廣場上跳跳舞舞、健健身,生活過的有滋有味,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很幸福。”周海珍一臉滿足的說。
如今,在湘河鎮(zhèn)像張順振和周海珍一樣移民搬遷后過上新生活的農(nóng)戶還有很多,他(她)們的生活條件和環(huán)境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他(她)們對生活無不充滿信心,對黨和政府無不心存感激,同時也感慨趕上了好時代,享受到了好政策。(張 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