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冤案糾錯仍是一種遲到的正義補位,那么預防冤假錯案,就應該成為司法正義必須維護的第一道防線。呼案昭雪,非法證據的排除是否仍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漏洞,卻仍舊要打上問號。
內蒙古高級法院法官12月15日上午8時,趕到呼格吉勒圖父母目前居住的家中,“呼格案”再審合議庭法官向二位老人宣讀了呼格吉勒圖案再審的審判結果:撤銷內蒙古高級法院1998年原審判決呼格吉勒圖流氓罪、強奸、殺人罪罪名,因“事實不清、證據不足”改判呼格吉勒圖無罪。
“正義從來不會缺席,只會遲到”。此時此刻,沒有什么能夠表達這一紙無罪宣判來臨時的意味深長。對于呼格吉勒圖的家人而言,一紙無罪宣判,意味著多年來的正義奔呼暫時換來結果,但之于司法公正而言,醞釀呼格吉勒圖案的司法機制的修復之路,仍舊道阻且長。
冤案生成何其簡單,而糾錯向來如此沉重與艱難,這從來就是司法公正欠缺的一體兩面。作為正義的最后防線,司法的穩(wěn)定性出現(xiàn)差池,而鑒于當前冤錯案之預防機制的脆弱,重新審視死刑審判的謹慎性,更不容回避。
司法意義上,冤假錯案不可能完全避免。正因為此,一個有效而正義的司法體制,從來就應將糾偏冤假錯案視為維護正義的必要根基。以此審視呼案的糾偏過程,不得不說,這一糾錯程序的啟動,何其艱難又何其充滿不確定性。為何在疑案再現(xiàn),死者家人長年上訪,媒體輿論廣泛關注,法律專家建言熱議之下,案件糾偏之路仍如此曲折?難道僅僅只是,當年那些高升的辦案人員的掣肘?
如果說冤案糾錯仍是一種遲到的正義補位,那么預防冤假錯案,就應該成為司法正義必須維護的第一道防線。呼案昭雪,非法證據的排除是否仍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漏洞,卻仍舊要打上問號。
在一套嚴密的刑事案件辦理鏈條中,偵辦環(huán)節(jié)的差池可能只是導致錯案的第一步,后續(xù)的審查起訴階段,仍可有糾偏機會。然而,呼案在短短的62天內就被判決執(zhí)行,其中公檢法的相互分工機制的設置是否起到應有的作用,嚴重值得懷疑?梢哉f,公檢法各方的各司其職,確保形成有效的相互監(jiān)督而非“合作辦案”局面,仍亟待從制度上予以確立。
從疑似真兇出現(xiàn)的那一刻起,呼案在司法意義與社會意義上,都已意味著必須進入再審程序。然而,這一過程延宕近十年,意味著司法公信開始了長達近十年的流失過程。對于司法公信與呼的家人來說,都堪不可承受之重。也從側面反映出冤假錯案的代價之大,教訓之慘烈。
僅就受到關注的冤假錯案而言,在呼格吉勒圖的名字前還可以羅列一大串名字,佘祥林、趙作海、張輝、張高平叔侄……盡管如此,我們仍舊要以司法公正的名義記住這個名字——呼格吉勒圖,他生于1978年,卒于1996年。他死于司法仍不完善的時代,而昭雪之日,我們仍舊需要加快對于不完善之司法的改良與改進,讓正義不再出現(xiàn)意外,不再無限期遲到! 跞A西都市報評論員朱昌俊